1、任务3:服务支持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创业 举办第四届天津市“海河英才”创新创业大赛,为获奖项目提供人才项目、专项投资、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融资服务等扶持措施。
2、开展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创业服务支持行动。鼓励支持呼伦贝尔学院、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为毕业年度的高校毕业生组织开展创业培训,为高校毕业生普及创业知识。
3、实施创新创业服务支持行动。组织开展创业启航培训,持续办好“创业北京”“京彩大创”等创业大赛,依托大学生创业板为毕业生提供创业全链条服务。实施高频次就业专项招聘行动。
1、开展创业促进就业行动。落实标准化创业中心、创业孵化基地为创业毕业生减免场地租赁和创业服务费用等措施。实行创业担保贷款线上办理,将毕业生个人最高贷款额度由15万元提高至20万元,10万元以下个人贷款免除反担保要求。
2、实施高频次就业专项招聘行动。北京市人社系统全年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线上线下招聘会不少于300场、就业创业指导活动不少于100场。
3、、十是实施就业困难结对帮扶行动,做实“一人一档一策”帮扶措施。1十一是实施青年专项技能提升行动,将有培训意愿的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全部纳入职业培训服务范围。
4、实施就业困难结对帮扶行动。开展常态化就业创业政策宣讲,聚焦脱贫家庭、城乡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以及残疾等困难毕业生,建立就业帮扶机制,做实帮扶台账,实施动态管理,制定“一人一策”帮扶计划,实施“一对一”就业帮扶。
5、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推进行动通知,提出了哪七项措施?一,开展专项摸排,建立未就业毕业生实名清单。教育部联合校园进行专项摸排,对高校毕业的就业情况进行核查复查,对已就业和未就业的学生进行分类档案管理,确立名单。
6、落实就业优先战略,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举措:政策引领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推动技能培训与职业教育,鼓励创业并优化营商环境,关注重点群体并实施精准帮扶。
八项行动推进重点群体创业就业 为向纵深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发创业创新主体活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自治区发改委等八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印发自治区重点群体创业推进行动方案》。
实施“创业服务护航”计划。建立覆盖创新创业主体全生命周期的创业服务体系。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创新创业服务活动,打造湖南“创响三湘”品牌。
实施公共就业服务质量提升行动,针对就业重点群体分类提供线上招聘求职、创业培训、劳动维权等精准化、不断线服务,推动各地加强零工市场建设,每个县(区)至少建成1家公益性零工市场。
实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创业服务支持行动。深入实施重点群体创业推进行动,组织好“创业环境优化”“创业主体培育”“创业服务护航”“创业培训赋能”“创业政策扶持”等计划。
实施重点群体创业推进行动 广西启动实施重点群体创业推进行动,聚焦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优化创业环境,提升创业创新能力,完善政策扶持和创业服务,支持更多重点群体投身创业活动。
有条件的区可在高校设立就业创业指导服务站。开展高校毕业生档案转递接收服务行动,做好档案接转日程安排。任务6:服务攻坚离校未就业毕业生 启动未就业毕业生信息对接工作。
1、湖南省坚持把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摆上突出位置,在做早、做深、做活、做细、做宽上下功夫,确保就业大局稳定。把工作做早。
2、深入实施创业培训“马兰花计划”,全年组织3万人参加创业培训,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有创业意愿的可免费参加创业培训。定期开展创业导师带徒培训、创业经验分享会、创业沙龙等活动。
3、行动推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 河北省深入开展2023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推进计划,推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实施中小微企业吸纳毕业生就业政策落实行动。
4、海拉尔区开展青年就业需求问卷调查,为企事业单位招聘进行调研。开展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创业服务支持行动。鼓励支持呼伦贝尔学院、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为毕业年度的高校毕业生组织开展创业培训,为高校毕业生普及创业知识。
5、全省人社系统干部“一对一”对接企业8720家,收集企业需求4842个,帮助解决3368个。强化政策拓展,出台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20条举措、大学生等重点群体创业推进行动10项计划,以含金量较高的政策措施推动就业创业。